首页 > 新闻 > 社会 >

“天关”卫星首批科学成果正式发布 并正式在轨交付使用

发布时间:2024-11-01 17:26:38来源:
10月31日,中国面向时域天文学的发现型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——爱因斯坦探针卫星(“天关”卫星)的首批科学成果在北京正式发布。同时,该卫星也正式在轨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科学用户使用,其命名“天关”也首次对外公布。

“天关”卫星,又名爱因斯坦探针卫星(Einstein Probe,简称EP),是中国科学院主导,联合欧洲航天局(ESA)、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(MPE)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(CNES)共同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。其主要目标是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,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宇宙“焰火”,如黑洞、引力波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预言所涉及的天体活动。

经过为期半年的在轨测试,“天关”卫星于2024年10月31日正式完成在轨交付。在交付仪式上,相关单位签署了卫星在轨交付使用证书和委托书,标志着“天关”卫星正式投入科学使用。同时,科研团队也发布了该卫星的首批科学成果,这些成果对于揭示宇宙中的黑洞、引力波等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“天关”卫星的命名源于中国北宋至和元年(公元1054年)司天监观测并记录的“天关客星”超新星爆发(SN1054),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天文事件之一,被世界科技史界称为“中国新星”。将其命名为“天关”,既体现了中国在超新星爆发观测记录方面的深厚渊源,也展示了中国对世界天文学的卓越贡献。

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丁赤飚出席了交付仪式并发表讲话。他表示,“天关”卫星的成功交付和首批科学成果的发布,是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。未来,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合作,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,为人类的认识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(责编: admin1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